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身为艺术总监?/杨 骐

2018-07-16 03:17:13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个艺团的艺术总监到底是一个什麼样的角色?

  六月初,在香港芭蕾舞团举办的座谈会上,身兼“艺术总监”与“编舞”的卫承天向同样背负这双重身份的杨云涛(香港舞蹈团的艺术总监)提问:“你是如何看待、平衡这两种身份的?”杨云涛回答道,艺术总监和编舞是两个概念,当二者都集中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时候,他必须作出取捨。一个编舞可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艺术总监却不能如此,编舞毕竟是一件非常个人的事情,在创作的过程中他不一定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然而身为一个舞团的艺术总监却必须当好“领路人”的角色,令周围的追随者知道未来的走向,不然整个舞团都无法正常运作下去。

  而到了六月下旬的时候,云门舞集的创办人林怀民和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艺术总监简文彬,在光华新闻文化中心有一场对话。虽然对谈的题目是“台湾的文化地景与国际面貌”,但也有不少值得香港借鉴的地方。

  如果一个“艺术总监”的身份可以割裂为“创作人”和“运营者”两方面来说,那简文彬就更像是一位“运营者”,对卫武营的理念、架构、建设等事宜都瞭如指掌,事无巨细,一一道来;而林怀民则更偏向“创作人”的一面,比起兴建更多富丽堂皇的“大剧院”,他更关心艺术家的处境,因为“剧院的名片是它的艺术家和作品,而不是数据和表面文章”,他甚至直指在场的西九文化区相关负责人说,“西九文化区的剧院裏面应该有个‘白雪仙厅’和‘任剑辉厅’。”

  整个剧场的事业,不管在哪个行当,都是“梦幻泡影”。画家完成了一幅作品可以挂在博物馆裏,但戏演完了就是空气而已。可是,就是这样一种“做梦”的行为,慢慢累积起来就形成了“文化”,也逐渐培植出了一个地方的“特色”。什麼是中国特色?其实从来不存在这个问题。鲁迅、沈从文等人在创作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过什麼是“中国文学”。

  艺术总监带动他们背後的艺团用各自的方式铸就这一场场“梦幻泡影”,而十年百年後当有人问起何为“香港特色”、“台湾特色”时,或许在这些梦境中就能寻到答案。

责任编辑:takung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