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加,女生们需要焦虑的,除了皮肤状态,就是情感状态。前者的压力大多来自自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有要求是件平常事。而後者,压力大都来自外界:亲爸亲妈,三姑六婆,已婚闺密,热恋好友……总有人在不厌其烦地“关心”你,处对象了吗?谈恋爱了吗?什麼时候结婚呀……
逢年过节不敢回家,成为很多三十上下的“大龄未婚青年”的新常态。淘宝男女朋友租赁服务早已经成为春节前的热销产品。但这一两年,父母的火眼金睛也有所升级换代,不再满足於一年只出现一次,且频繁换人的“儿媳”、“女婿”。於是乎,在各大相亲角,你的个人资料还是会被挂上去,成为一件可供挑选的商品。
若只是挂挂相亲角展示一下也就罢了,最怕的就是父母未经允许把自己的联繫方式给了他们看上的谁谁谁家的儿子或女儿。当他们在微信裏联络你,怎麼回应都彆扭。最後拉下脸来一句“对不起我现在不想恋爱结婚,是我爸妈自做主张给你的联繫方式。”结果对方也发了个哭笑不得的表情“我也是,是我爸妈非要我加你。”
一瞬间如释重负。本是同路人,相煎何太急?
类似的“闹剧”发生过几次後,父母终於消停。这时候,七大姑八大姨粉墨登场。饭桌上,从自家孩子已经结婚,说到隔壁谁谁最近单身,巴不得直接拉上你跑去见面谈心,媒婆红娘都没他们热情。
出於礼貌敷衍过去,约上几个好友出来本想狠狠吐槽一番,结果裏面几个结了婚的只会分享育儿心经或“如何对付野蛮婆婆”。插不进嘴,只能当听众,还三不五时要被Cue到:哎,你赶紧去找一个,可别找这样的,要那样,那样和那样,哎我觉得那谁谁就不错,要不要介绍给你?
逃回家打开电脑,想上网休息一下,该死的人工智能阅读推荐根据你的个人资料,推送了“二十七岁如何快速脱单”、“来××网快速找到你的那个他”……
花式催婚,不胜其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