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黑狗/大 千

2018-08-06 03:17: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心中的抑鬱就像隻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因着这句名言,黑狗(Blackdog)便成了英语世界中抑鬱症的代名词。

  就在昨天,香港歌手卢凯彤坠楼身亡。报道此单新闻时,媒体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她曾罹患情绪病史。读者也自然而然地将死因归咎於她所罹患过的躁鬱症。躁鬱症某种程度上是抑鬱的加强版,患者会同时有躁狂和抑鬱两种情绪。儘管死因尚未查明,人们却先法医一步地开始感慨抑鬱症的可怖,也联想到了从文华东方酒店纵身一跃的哥哥张国荣,他被重度抑鬱带走,至今已二十五个春秋。

  “患者陷於抑鬱的情感状态,自尊心降低,对以往喜爱的活动明显失去兴趣且失去身体的活动力。”这是医学上对抑鬱症患者的描述。实际上,对於被“黑狗”缠住的人来说,情况要远比这个糟糕得多。曾经有个朋友不幸罹患此症,用她的话说,是每天都不想睁开眼睛,只想躺在床上,因为不知道起床後能做什麼,就连曾经最喜爱的动漫和小说,也全然不想触碰,甚至想把一切东西卖掉、清空。

  人们对抑鬱症最常见的误解,就是觉得这个人压力太大,精神太紧繃,休息好、放轻鬆,就会好了。殊不知,抑鬱症和大脑某些神经系统失调有关。因为这些神经系统无法正常工作,造成肾上腺激素较低,因此患者会产生抑鬱的感觉。服用藥物,能帮忙改善调节这一情况,却无法彻底根除。时至今日,医学界还在不断探索治疗抑鬱症的藥物,但目前只能找到一些藥物或营养素与抑鬱症相关,却仍然没有办法藥到病除。

  一旦被“黑狗”缠上,它将终日如影随形。若是身边有人被“黑狗”咬住,千万别去帮忙拉扯,过激的言行和自以为对方好,往往只会起到反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陪伴,带他去就诊,按时吃藥,帮助他慢慢学会和“黑狗”相处。儘管这是一条“无法被驯服的黑狗”,仍要正向积极地面对,才能不让它吞噬原本美好的人生。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