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大师团圆\杨劲松

2018-09-24 03:17: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北京人艺著名导演林兆华今年八十二岁,被媒体记者尊称为“大导”,上周他导演的话剧《三姐妹等待戈多》在京封箱演出。

  我们常说歌剧是作曲家的文本,如威尔第歌剧;电影是导演的文本,如王家卫电影;话剧则是剧作家文本,如莎士比亚话剧。近年,话剧界则出现了导演突出於编剧的现象,如林奕华话剧、赖声川话剧以及内地孟京辉话剧等,有人称为话剧出现了“导演文本”,我认为这最多是话剧的导演品牌现象而已,《三姐妹等待戈多》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导演文本”。

  《三姐妹》是俄国剧作家契诃夫一九○○年创作的话剧,那时俄国仍於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之下,风雨飘摇、大厦将倾,封建地主与新兴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的衝突日益激化,悠閒诗意的贵族乡村生活正在瓦解,暴力血腥的社会革命迫在眉睫。《等待戈多》则是爱尔兰现代主义剧作家塞缪尔.贝克特的两幕剧,二战过后理性主义理想在战争中破产,世界充满了庸碌无为、误解失望,该剧一九五三年首演於巴黎,随后被搬上百老汇,成为荒诞派戏剧经典,塞缪尔则於一九六九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两部经典剧作,时隔半个世纪,却诞生於不同背景的社会变革之际。

  一九九八年,林兆华将这两部经典融合於《三姐妹等待戈多》,当年该剧被视为票房毒藥,二○一七年该剧被再次搬上舞台却赢得好评,巡演一年后在京封箱。在该剧中,契诃夫的三姐妹与塞缪尔的流浪汉互为镜像,不同时空的两个角色切换自然舒弛,既有各自原汁又呼应出新滋味。契诃夫始终在现实困顿中追问未来并相信未来,这种善意与乐观如冬日阳光一缕,被孤独坚守的悲悯深藏,费穆《小城之春》深受其影响,这也是林兆华的心声。三位不同国度年代的戏剧家,在舞台上团圆。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