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智慧与杀人/耶 生

2018-09-26 03:17: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教授捲入杀妻案罪成,哄动全城。我在茶餐厅,听到很多大叔大婶在讨论,来来去去,都是同一个论点:“读那麼多书,教授竟然跑去杀人?”言下之意,是人们认为,学历与道德水平成正比,彷彿,多读一点书,才会明白不可杀人的道理。

  事实上,我们打从进课室的第一天,已在学习生命的可贵,不是到大学、做教授,才会理解。事实上,从来都有智慧型犯人的案例。曾看过一本英文书《Criminal Genius:A Portrait of High-IQ Offenders》直译就是《犯罪天才—高智商犯人的自述》,作者是奥克兰的一位犯罪学家James Oleson,他做了一系列研究,显示高智商的人更有犯罪倾向,而本书最有趣的地方是,他走访许多声称曾犯下严重罪案却成功洗脱罪名甚至从未被发现犯了案的人,如果这班人没有“吹牛”,这世上的智慧型犯罪,比我们知道的还多—那麼我们彷彿可以明白,为何人们有高学历人士少犯案的错觉—因为有一部分人从未被揭穿。

  当然,大叔大婶口中的高学历,其实也包括高社会地位、高人工……社会上对这类人的犯罪感到惊讶和不可置信,是我们相信其犯罪的代价似乎比低学历、低社会地位、低人工的高,一旦犯罪而东窗事发,失去的会比其他人都多。但为什麼还会有人以身试法?能够爬上社会高阶层,一般都比较冷静,并不容易因衝动而失去理智,所以这类人犯的案,是最可怕的,因为都是深谋远虑的。以及,经过沙盘推演,算準有机会甩身才动手。

  我常常思考,一个人要到什麼地步,才会计劃去杀另一个人;是要有多讨厌,才会用自己的名誉、地位做代价,不惜一切。又想起东野圭吾的小说《杀人之门》,主角从小到大受到另一个人不同程度的剥削、压迫,最后跨过这扇门。我想,任何人走到这一步,都有未能言喻的故事吧。而在杀人这个动作是绝对错误的背后,又有多少数不清的对错恩怨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