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副刊与“文学保姆”/管 乐

2018-09-28 03:17: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最近,由作家、资深媒体人李辉先生主编的一套“副刊文丛”陆续出版,加之相关访谈、读书会,让“副刊”这一话题有了些热度。於公於私,我算是有副刊情结的,这些年也一直在和副刊打交道,所以在收到丛书之一《副刊面面观》时,内心的澎湃大概可以比拟早前超级颱风“山竹”过境时的威力。

  内地研究副刊的专家学者不少,然而要有一套系统的关於副刊的专题文集,“副刊文丛”可谓开了先河。编者李辉本身就是位资深的副刊编辑,对这一领域研究已有不少成果。早年读他的文章,对他与诸如冰心、萧乾、黄裳、柯灵等文坛老前辈的零距离交往很是羨慕。反映到《副刊面面观》,作者几乎都是现当代文学界的重量级人物,除了刚才提及的几位,还有沈从文、夏衍、孙伏园、萨空了、吴祖光、臧克家、张恨水、孙犁、徐迟等等。可见副刊与文学的亲缘关係。

  副刊编辑常常被视作为他人做嫁衣的绿叶角色。事实上,编辑的乐趣很大程度上来源於与作者的打交道。正如李辉在《现代文人与副刊》一文中写道:“能够遇到编辑知音,是作者的幸运;能够成为作者的知音,也会是编辑的快乐。”不论年龄长幼、资历深浅,编辑约稿、发稿,作者写稿、投稿,彼此是互相成全的平等关係。就像郁达夫、徐志摩对沈从文的赏识,沈从文对萧乾、卞之琳的提携,萧乾对严文井、刘白羽的器重,都是这般高山流水、乐於奉献精神的一脉相承。

  书中收录的夏衍《做厨子不易》更将副刊编辑的职能说得尤为形象:“早有人说,编刊物像做厨子,每天一桌菜,要得到一家老小满意才好,而现在,我这个厨子的服务对象是一个‘大杂院’呢!”

  萧乾在担任《大公报》副刊编辑时,以“文学保姆”自诩,充分让年轻作者在副刊的舞台上施展才华。他认为副刊就该像“一道桥”,“拱了腰身,让未长成的或还未把握住自信力的作家渡过来”。 (上)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