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植田正治的业余精神/杨 骐

2018-10-07 03:16:5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荒木经惟、森山大道、植田正治被人们合称为“日本三大摄影师”,然而,与稍显张扬的荒木和森山不同,植田正治毫不认为自己是什麼“大师级人物”,并且一直都谦逊地以“业余摄影爱好者”自居。

  植田正治的摄影作品不但在日本很出名,在国际上也评价极高,在一九九六年,法国政府甚至为植田先生颁授了艺术文化骑士勳章。在植田之前,著名画家毕加索也曾获得过这份荣誉,但在摄影方面,植田却是世界上第一个获此勳章的摄影师。然而,即便已经蜚声国际,植田先生仍是这样说:“我到处宣扬,自己只是一介业余摄影爱好者。既然我自己都这麼认为,当然绝对不是谎言,虽然有时候会担心别人以为我在惺惺作态,但我总是告诉自己,我以此为傲,要抬头挺胸地说,我是业余摄影爱好者。”

  植田正治於一九一三年出生在日本鸟取县,少时家人不同意他学画画,於是他转而投入到了摄影的世界中去,并在二十岁的时候在家乡成立了自己的摄影棚。年近三十的时候,植田正治就以“沙丘系列”的作品闻名日本摄影界了。

  鸟取县的沙丘,一眼望去只觉得荒芜和单调,但植田一生所拍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裏取景的。在植田的镜头下,这片沙丘却别有一番风味,充满了舞台感,又带点神秘和魔幻。幼童、母亲、持相机的路人、穿西装的男人、害羞的少女、骑单车的男孩、长柄雨伞、黑色礼帽……一切看似普通的人或物都是植田镜头关注的对象,没有阶级、没有种族也没有性别之分,都在他的相机裏定格成了一幅“默剧”。

  同为摄影师的香港诗人廖伟棠曾这样形容植田的作品:“植田正治以舞台形式召唤旧日时光,或者压根是生活身处的又一重生活—一种未必存在於生活表面,但始终存在於生活深处,并且持续上演、永不终结的一个内在世界。”

  植田正治的作品贯彻现代主义和极简主义,也混入了他自己独特的变奏,形成了冷然又充满幻想的“植田调”。当时日本盛行的先锋派运动似乎与他全无关係,他就在家乡这片延绵的沙丘中,拍摄自己想拍的相片,将简单、谦虚、至诚的“业余精神”贯彻了一辈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