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金戈铁马惆怅处/李英豪

2018-10-12 03:17:3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现今有眼光的鉴藏家,对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王铎(字觉斯、号嵩樵)真迹,皆评价甚高;不过,对清廷不满和廿世纪中叶以前怀偏见的一些人士,却非议王铎缺节操,故书作难显高逸,从而贬低其书艺方面的成就。为什麼呢?盖王铎生不逢时,为官时正值明代末期,君主昏庸无能,奸佞之辈当道,政治腐败,兵力薄弱,人心惶惶。王铎获升为礼部尚书而未及赴任,满清大军已攻佔京城。王铎一直以来,忧心唏嘘不已。其行书五律轴,虽属送友之作,信手拈来,但流露其无奈之情,诗句如“已觉鸿声至,那堪秋叶稀”,“驿路烽常报,江帆雨又飞,谁知惆怅处,还揜旧荆扉”。他虽避难,南下金陵,任南明福王朝东阁大学士,不过不久遭围城逼降。王铎即率百官出城降清,深知大势已去,明朝气数已尽。就是因为这段史实,使某些人妄把他迫於形势投降一事而贬低其书法艺术,殊不合理,更欠公平。其书艺的创意与成就不应因而被抹煞。即使宋徽宗赵佶这个穷奢极侈、昏庸无道的皇帝,误信奸臣,祸国殃民,而其另创一格的“瘦金体”,在书法艺术史上,仍佔一席重要地位。

  王铎传世墨迹不少,精品分别藏故宫博物院、西泠印社、中国美术学院、温州博物馆和辽宁省博物院等,包括名作《草书学古帖》、《草书杜诗》、《拟山园帖》与《琅华馆帖》等。

  附图的行草五言诗(局部)亦属其代表作,回曲畅达,坚劲峭厉,好比“枯藤绕树”、“金戈铁马”。贋品永无法仿其笔势、墨趣、章法和气度。

  不少专家皆认为王铎草书成就最大,左右欹侧,气度贯注;笔酣墨饱,虽婀娜跌宕,若蛟蛇盘舞,但笔力能扛鼎,去势劲健,又张弛有度。画家徐悲鸿称诩其书法谓:“文安诗作猛虎吼,谁执王字相雌雄?”着实有“鞭雷电而骑雄龙”之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