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童书的美感/凡 心

2018-10-24 03:17: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年纸媒出版窘困,出书难。就是出了书也难有多好的销路,作家和出版业都在艰苦挣扎。童书出版却背道而驰,欣欣向荣。

  父母着紧下一代成长,投资儿童读物不吝金钱,这催促了儿童读物作家继续努力,也吸引了从不涉足这一块的作家磨拳擦掌。听说内地一些大作家,如得过茅盾奖的张炜,被誉为“先锋派”的马原,都表示要向儿童文学进军。

  优秀作家的加盟,或能为童书带来更新的面貌。

  童书针对的读者是幼童和小学生,讲求故事的有趣、生动,常配以色彩绚丽的图画,使之符合孩子的阅读心理。一般地说,童书的文字不宜太多,用词浅白,句子易懂。

  这不等於说童书文字就可流於一般,反之对作家的文字要求可谓更高。它要求用平白的文字,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刺激孩子想像力、认知力的画面。

  前不久去世的儿童文学大家黄庆云,被誉为会用美丽的语言讲述美丽童话的人。她在童话童诗裏使用的词语,不但琅琅上口,还富有画面感:“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这种文字,自然能引起孩子诵读的兴趣。

  现在时兴讲科幻故事,许多作家花了大量脑汁去构思曲折的情节,这自然不错。但有的人未用心去锻造文字表现力,乃至文字读来没有色彩没有形象。小读者读后只留下了故事印象,却留不下对美好文字的嚮往。

  童书作者负有引发小读者热爱文字的责任,孩子自小接触的文字是规範的、美丽的,才能建立文字审美的初识。自小吟诵唐诗宋词的小读者,从中领会了文字的意境。随着成长,其阅读对文字也会保持审美的要求。

  有的童书常见文字的粗糙如词语乱用、错句横行。作者以为童书不过是“小儿科”便敷衍对付。这真是严重的误解。

  成人的文字作品,因字数多,沙石不易被发现。童书每页的文字常只是几行,作者的文字功力是一览无余的,也就更不可马虎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