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亲子丼》/轻 羽

2018-10-24 03:17: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日本汉字的“丼”,粤音读“当”,是饭的意思。在日式快餐店标示的“牛丼”就是牛肉饭。前阵子,我在石硖尾的创意艺术中心黑盒剧场,看了一齣名为《亲子丼》的独脚戏,蛮有意思。

  所谓独脚戏,就是只由一位演员担纲的演出。一般而言,独脚戏的演员所表演的故事,都会以自身的经验或体会而出发,希望与观众直接分享自己的独特观点及感受。《亲》剧却是由一位编剧撰写剧本,然后交由另一位女演员自导自演。如此安排,也许会令演出缺乏个人最真切的感受,但是另一方面,亦可以产生较抽离的效果,让观众细想故事要表达的信息。

  表演者叶嘉茵一人分饰三代母亲以及女儿。首先,她是一位女校工,养育了两个女儿。大女儿毕业后进入母亲的同校担任老师,但是大女儿本身的个性内向,因此不容易处理学生的各种个人问题。直到一次,大女儿的学生出现情绪问题,令身为老师的大女儿受到牵连,最终大女儿跳楼自杀,此事令到母亲亦受周遭白眼。

  二女儿是完全另一种性格。她积极向上,不择手段,总之务求骑在别人身上而前行。二女儿的婚姻失败,其女儿亦性格反叛,年纪轻轻便已成为母亲,诞下的女婴却患有先天性疾病。

  年轻的妈妈抱着襁褓女婴,一方面期望女婴可以出人头地,在社会上成为年轻才俊。妈妈自小便教导女婴学习英文词语,以及如何在社会上挣扎求存。然而,女婴根本未懂世事,全部都只是年轻的妈妈单方面期望。最后,妈妈扼着女婴的咽喉,要终止女婴存活在残酷的世界。

  演出的内容较为虚无,我不肯定观众是否都能理解。翻看宣传品介绍《亲》剧的内容是:“鱼会生鱼子,鱼子又会变鱼,鱼又会生鱼子,最后一镬熟。”似乎编剧是想控诉现今社会的家长,没办法好好教育子女,不时向下一代传授急功近利的不良价值观。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