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懂得写书评。
至少,我不觉得自己掌握了如何準确的写好一篇书评。因为写书评,顾虑很多,而这些顾虑往往彼此矛盾,难於调适,总是叫人无从下手。
举例,我应该如何写好一篇有概括性的书评,却又不减读者亲自阅读时的新鲜感呢?又例如,我应该如何写一篇有批判性的书评,而没有只是自说自话,掩盖了作者的声音呢?这些大概都是技术性的问题,或许我多加练习,还是能够解决的。但有时,写书评涉及一种有关道德的问题。
英国作家吴尔夫,不但是一位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反璞归真,就是一名爱书、读书之人。吴尔夫的阅读量惊人,并在一九一七年和丈夫一同创办了霍格斯出版社,出版了艾略特的诗作《荒原》等经典书籍。再者,她也写书评。
吴尔夫曾经出版书评集《普通读者》两部,以非学术的“普通读者”角度,随笔的形式,写下了有关契诃夫、珍.奥斯汀、蒙田等等作家的作品、生平、趣闻。却又在如此轻鬆的形式之中,展示了她独有的、细腻的批判力。她的书评,评书,也评历史,兼评日常。
两大册的《普通读者》广受好评,得到了畅销五万册的纪录,可是对於这个销量上的成功,吴尔夫不以为然,反而不安的怀疑写书评已经成为她所谓的“知识的卖淫”,即在(吴尔夫认为男性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阅读也成为了讲求效率的消费行为。书评人,往往成为了帮兇,以代理人的角色代替读者阅读,而且撰写书评以获利。
那麼,为什麼我们还要写书评呢?或许,解答得了这问题,也能找到写好书评的方法。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文,吴尔夫写道:“上帝或许不无嫉羨地转身对使徒彼得说,‘你看,那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裏没有什麼可以给他们了。他们热爱阅读。’我想,写好一篇好书评,或要当上一名好的书评人,别无他法,就是真诚的热爱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