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去世了,网上便会鹊声四起,许多人会质疑:是谁导致了他或她的死?到底谁是谁非?
这固然反映出人们追求正义的愿望,也反映了某种八卦之心。
近日蓝洁瑛不幸身亡,新鲜出炉的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导演胡波自杀的消息旧事重提,公共号上议论纷纷,问责声起。蓝洁瑛精神受损已事隔几十年,原因的证人证据尚未找到(又或是未现身),近期怕难作结论。胡波的案子出自去年,网友上载了电影《大象席地而坐》的投资、监製方与胡波的对话,那裏可见出胡波自杀的端倪。
投资、监製方代表是王小帅,他拍过《十七岁的单车》、《青红》等片子,才华被肯定,被誉为中国第六代导演代表,在影界有一席之位。作为导演,王小帅该明白导演的心理和对艺术个性的追求。他自己也一定经历过与投资方的纠缠,深知其苦。但他成为投资与监製一方,角色变了,成了资本代表,考虑的就是市场与资本的回报,说话的立场与态度自然就不一样了。
胡波的好友截图了王小帅与胡波的对话。投资方与监製当然有权、也应该表达对导演的要求,但王小帅不知是否已被胡波的冥顽弄得焦躁,或说是很不耐烦了,据我们不相干的人看来,他的话是严厉也是伤人的。敏感的胡波深感受到羞辱,他在与好友的微信对话中说:“你看,这就是一个想做艺术电影导演的日常。你不光什麼也不会得到,还会遭受无尽的侮辱。”
网友认为是王小帅逼死了胡波。
我不想轻易地下这样的结论。毕竟人命关天,追责应由法律去界定。但看到他们的对话我感触良多,认为王小帅的说话若设定一个底线,胡波受的打击或会轻些,精神也不致坍塌。
任何不该早逝生命的离去都令人伤感,何况是个有天分的导演!此刻谁是谁非已无意义,还是多想想该如何尊重人,特别是尊重一些有才华、有个性的年轻人吧。毕竟投资与监製一方也曾是导演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