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取名\凡心

2018-12-07 03:18: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常提醒学生留意自己的名字,它可能代表着家族文化的传承,比如以排名第二个字表示辈分。我的外甥女发现公司老闆与她同姓,第二个字与父亲相同,询问后证实了老闆与父亲果然是同出一族,两人的爷爷还是亲兄弟,只是后来各自谋生才断了音信。

  有的名字寄寓了对家嫏的纪念。名字中有“穗”、“豫”、“汶”、“冀”等省、市简称的,家乡很可能就是广州、河南、四川、河北。

  有的名字更寄讬了良好期望。身边叫国强、家强、志强、子强的朋友不少,不就是希望国、家、孩子都强大吗?

  父母为我们兄妹起名,中间一字纪念母亲怀孕之地,看懂了就是父母的迁徙史。另一字则记录了该年代的特点。名字用字没有排列,看不出是一家人。只有我们家人深明其中之道,珍而重之。

  香港许多学生对姓名的学问不以为然,说不就是个符号吗?就是符号也有心意。都叫“湘”了,八成是湖南人。学生回去问了父母,答太爷是湘人。那就是让年轻人记住家族的发源地,记住家族的根。

  近日有一则网帖流传。有名香港初中生名叫禤靐龘,普通话同音字念“宣并达”。这是一对迷信父母求算命先生给取的名,想来是希望孩子一生有威有势,躲过劫难吧。

  但这种名字为孩子添了麻烦和尴尬。老师同学自然不会念这三个字,去看病或参加什麼活动,医生护士工作人员面对这三字也只能大张其口。

  “禤”字少见,但我过去教过书的三水,学生中就有禤姓。某天在香港吃火锅,经理给了一张名片,他就姓禤。我随口问他是不是三水人,他吃惊得倒退一步:正是三水!

  “禤靐龘”三字加起来有一百多笔,也确实苦了孩子。有的父母体贴子女,起了最简单的名字,姓“丁”名“一”,无可再简了。

  禤靐龘正盼自己快长到十八岁,到时他就有命名自由了。我希望他能取一个有家族意义的名字,勿大简至叫“禤一”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