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香料中,薑黄一直是若隐若现的标籤,像一个武林中不常露面的高手,以至於很多人都忘了它的存在。吃咖喱的时候,我们即使想到肉桂和茴香,却难记起薑黄。再比如吃东南亚料理的黄米饭,就算老饕们明知藏红花得来珍贵,难出真容入馔,也做不到一下子就感激薑黄的默默救场。
从配角跃升至“C位”,也就是这几年的事情。在美国的一个美食榜单中,薑黄竟然成为过去两年最受欢迎的食材,搜索量急剧上升。人们都想知道如何能把它利用到极致,当然,也好奇那无所不能的功效背后,从治疗心脏病到帕金森症,是不是真的如传说般那样神奇。
很多人会把薑黄和薑搞混,其实是个谬误。虽然这种原产於印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确实跟薑同科,但并不是一样的东西。光从外形上看,生薑形态饱满而薑黄稍微乾瘪,内部颜色也更深。薑黄的辛辣度不高,因为粤菜不太用到这种食材,对港人来说还不熟悉。它的着色性非常好,被称为“天然色素”。我们食用的咖喱之所以呈现出黄色,也正是它的功劳。在中国内地,薑黄被当做藥材运用到了中医当中,单独闻起香气浓郁,还带有一丝厚重的苦味。因此在做菜的时候,对薑黄的使用配比也有要求,只需一点点,就能起到作用。
除了上色和香气,很多人热爱薑黄还是为了它的营养成分。由於根茎中的薑黄素有抗氧化和抗炎功能,很多研究便指出,食用适量薑黄可以治疗消化不良、心脏病甚至是抑鬱症。但正因为走红得太快,这种藥用价值就一直备受争议。营养学家还怕人们吃过了量,引发副作用。虽然一切都没定论,但既然是吃,就不要那麼贪心,只单纯为了这个食材去尝试,不才是一桩美事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