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的午后,阳光暖如春。这样的天气,最幸福的事情,莫过於去蒲飞路走走,安安静静地享受这阳光午后,体味大自然的恩赐。
从薄扶林道上的何世东夫人体育馆出来,左转,就来到了蒲飞路上。这大概是香港为数不多的以“路”作为后缀的道路。沿着它,我不疾不徐地走着,时间似乎是静止的:右手边,视野开阔,向西远眺,目极之处,是金色的大海,阳光像是在水面上作了一幅金灿灿的水彩画,来往的船帆成了画面上活泼的点缀,平添生趣;西环码头的沙滩在一个又一个楼顶间若隐若现。阳光斜斜地穿过楼顶,把那上了年纪的楼宇,映衬得更加沧桑。不觉间,我就收穫了层次丰富的体验。
再近些,似空旷一片,但细听,却是鸟鸣声声,不绝於耳。原来,蒲飞路南高北低,薄扶林道转下来时,正是在最高点上,同半山的树林之顶大致看齐。有那麼几分鐘,与鸟瞰的景色相伴的,只有那清风和鸟鸣,高一声、低一声,我听出了画眉、鹧鸪还有喜鹊。我极力的想透过繁茂的树冠寻找它们的影踪,却始终寻不到,那声音真是闹市中的天籁,珍贵无比。
一步步下山,沿途的学士台、翰林轩,颇有书香门第的气息。也难怪,这裏毗邻香港大学,还有英皇书院等名校散落山间,蒲飞路巴士站旧称就是“大学堂”。我看见一个穿白色衬衫的少年拿着一束康乃馨在路边站立,或许他在等待心爱的姑娘,或许他要去某个长辈的家中探望,午后的阳光多情地洒在他的白衬衫上,岁月的温馨、时光的祥和、生活的温馨,彷彿都在这一刻,凝聚在这个少年俊朗的面庞上。我看着,心裏暖暖的,似乎自己又年轻了许多。
下得山来,一抬眼,圣嘉禄学校近在眼前。四层高的学校,每一层走廊的围栏边上都种着三角梅,却是不同的品种,粉色、红色、橙色,在冬日裏开得正旺,像是把新春张望。
朋友,倘若你累了,就到蒲飞路走一走吧,晒晒太阳,闻一闻生命的气息。那裏,一定有美好的邂逅在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