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墟里\殖民火星\叶 歌

2019-03-22 03:18: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百人坐航天飞机从地球飞往火星。在八个多月、二千五百万英里的航程中,他们生活舒适,空间宽敞,吃得好,住得好。到火星后,他们用华盛顿大学研究出的机器将火星表面的冰壳融化成水,又用MIT研究出的机器提取氧气。他们食物需求的百分之十能通过在火星耕种得到满足,其余食物从地球运来。百年后,人口约一百万的殖民地在火星上建立,成为地球人应对未来灾祸的后援和疏散地。

以上听来像科幻小说,但美国科普作家Stephen Petranek却说,看似焦土的火星上目前已知曾有水、有机物存在,在那裏就地提取水、氧气的科技早在几十年前就已成熟。今后,远程探测器能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火星,人类到火星定居将在未来的十到十五年内发生,他本人则希望“能死在火星”。

Petranek对殖民火星十分热衷,不但因为气候变异、流星撞击可能给地球人带来灭顶之灾,还因为他觉得“大航空时代”的理念能给人无限鼓舞,正如当年肯尼迪总统的登月计劃振奋美国人的士气一样。其实,殖民火星远不像他说的那麼轻而易举。MIT博士生Lisa Nip认为,要在空气稀薄的火星上生活,人类必须“自觉进化”,接受基因改造,变得像某些真菌一样能利用核射线成长,才能避免死於因强烈射线诱发的癌症。

技术上的争议之外,有科学家觉得鼓吹“殖民火星”是放弃地球的不负责行为。他们质问:与其耗费巨资研究如何搬到火星,为什麼不关注地球日益恶化的生态,珍惜人类文明的摇篮呢?这两者其实在本质上并不矛盾。探测火星能加深我们对人类生存、发展的理解,而殖民火星更需要借助地球这颗母星的资源支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