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的旅行家和老饕们都知道,想用最快时间在全世界範围内搜罗美食,米芝莲餐厅指南无疑是便捷又权威的选择。但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只捧着一本“红宝书”唯命是从,却又觉得乏味了些。其实除了米芝莲,还有一本跟它齐名的美食指南也很值得参考:法国高特米鲁美食评鉴(Gault Millau)就是行业内的另一处“宝典”。
这本同样出自於法国的餐厅指南诞生於一九六五年,由两位美食评论家共同创立,名字也是他们的结合体。同样採用匿名评鉴的形式,与米芝莲指南将菜肴、环境、服务等众多因素计入评分的标準不同,高特米鲁只专注於餐馆的菜品本身,包括食材、味道和创意,其他部分另行评价,在地域上也更集中於欧洲,因此被很多美食爱好者视为更纯粹的一本参考。为了显示公平,高特米鲁不接受任何上榜餐厅的赞助或捐款。评鉴以二十分为满分,标志是非常直观的厨师帽。一共分为五级,十七至十八分有四顶白帽、十五至十六分三顶白帽、十三至十四分两顶白帽、十一至十二分一顶白帽,十分以下是无缘这份指南的,而像十九、二十分这种近乎完美的评级也极难企及,这本指南的精神就是世上并不存在完美的餐厅,要靠厨师的探索去无限接近。因此在十五年前还因为评出了两家“王者”而备受诟病。关於这本书,曾发生过一件著名事件,法国名厨贝尔纳.卢瓦索曾疑似因为自己的餐厅评分从十九分降至十七分而鬱鬱寡欢,最终饮弹自尽,轰动一时。
说到底,把美食量化评级,是参考也是捷径,顺着指南有迹可循固然不错,但也不应该为评分而忽略了食物的本质,就像每一家餐厅都有自己的风格,每一位大厨也都在诠释食材的时候注入了独一无二的灵魂,跟它们的接近本身就是一次邂逅,多一点包容,就可以多出一份味道。
panda517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