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人与岁月\圆明园的回忆\凡 心

2019-03-29 03:18: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说到诗词,就想起一些诗词大家,自然就会想起叶嘉莹先生。

  叶先生九十五高龄,终生传道授业解惑,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士”。最近她把教学著书的积蓄近一千九百万元,捐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於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叶先生一生与中国文化渊源深远。她自小饱读诗书,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后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从此与国学、特别是古典诗词结下了终生之缘。她先后被多家名校如哈佛、哥伦比亚等大学聘为教授,是加拿大皇家学会有史以来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是一名蜚声国际的汉学专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叶教授就开始把自己的教学重地转到内地,有一阵到北京大学中文系客串。那时我正好回母校“蹭课”进修,旁听了她的课。

  有一节课由袁行霈教授与叶教授主持,教室早就坐满了学生,许多人只能站着听讲。那一课两位大师级的老师一首首地吟唱着古典诗词,叫我们这些从未经过相关训练的学生大开眼界。那时叶教授应是六十开外,但装扮端莊,举止优雅,看去只像是四十多的中年人,其讲课的风度魅力实令人着迷。

  过了几天,中文系的向景洁主任让我陪叶教授到圆明园。

  那天的主人是中文系另一位古典文学教授陈贻焮先生(二○○○年去世)。向主任可能考虑多一名女士方便些,找了我作陪。

  那时的圆明园还没有今天修复过的模样。两位教授一边在乱石草丛中穿行,一边谈论着历史、诗书,不时口诵一文,又不时一上一下地互相接诵诗句。我半懂不懂的,深感学问浅陋,实在惶恐。幸而老师们未向我提问,否则一定出醜。

  两位老师的博学、亲切及厚道,似无言教诲,令我一直感念。

  那天还在圆明园留下了几张照片。

  自此,我就特别留意叶教授的信息。她对中国诗词精闢而感性的论述,让我有获知的欣喜与温暖。

  每看到叶教授电视节目,我就会想起那次旅遊,从心底祝福叶教授长寿安康!

  fanxinw@hotmail.com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