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墟里\精疲力尽的美国千禧代\叶 歌

2019-04-03 03:18: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Anne Helen Petersen是美国千禧代的一员。她一贯目标明确,做事有条理,近来却连最基本的家事(如把鞋子拿去修)都无法完成。某日她恍然大悟,原来她早就感到精疲力尽(burnout)了。她以此为题发表文章,在年轻人中讨论千禧代的日常状态。这种状态,是他们的“基本体温,背景音乐,和天经地义的生存方式”。有读者反馈:精疲力尽是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状态,上几辈人也有自己的艰辛。但作者反驳:他们这一代面临各种外界阻力的联手压迫,格外痛苦。

  他们大学毕业时适逢长达十年的经济萧条,找不到稳定可靠的工作还要支付巨额教育贷款。成年后买不起房、结不起婚,又时刻感受社会的不公偏见。老一代人总觉得他们懒惰娇气,吃不得苦,只会啃老。殊不知他们早把人生压缩成一份份任务清单,活得了无生趣。这时前辈还来教导他们感恩知足,不免显得“全无心肝”。

  不过,她描写的主要是美国中产阶级白人的生活感受。对佔千禧代百分之四十左右的非白人来说,精疲力尽的生活又是另一种样子。有黑人女读者回应:精疲力尽是非裔祖传的生活状态,历来如此。作为非裔年轻人,她不但要偿还自己的教育贷款,还得帮父母付房贷。而且,种族歧视迫使他们还得在职场上“证明自己是个人”。

  此文在美国引发的热议让我想到了国内的八○后、九○后。屡遭诟病的他们,其实也都承担了他们那一代独特的负担。不知他们是否像美国的同龄人那样觉得精疲力尽呢?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