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觉得他可以了解灵感这回事:灵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之间跑来跑去,你可以在某个专业领域裏获取灵感,然后在好像全然不相干的地方。他一直觉得自己悉心研究萨克斯风的音色,有助於他成为更好的侦探。他不太确定原因何在,他恐怕无法解释这其中的奥妙。”
的确,灵感流动这回事,就是如此奥妙,也因为这奥妙,成就了著名作家劳伦斯.卜洛克的出版计劃《光与暗的故事》:召集了当今十多位重要作家,包括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李.查德(Lee Child)等等,以美国写实主义大师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的画作为蓝本,写出多篇短篇小说,并结集成书。以上的引文,正是来自杰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写霍普的名作《夜遊者》(Nighthawks,1942)。
《夜遊者》或许是霍普最广为人知的画作,描绘夜裏城内咖啡店的一隅,正如杰佛瑞.迪佛的所写“画裏所有的光都是从咖啡馆裏头打出来的。是店裏的灯光把他们吸引进去的。这画很清楚的是在展示光与暗,阴与阳。”同时,展示孤独与连结。画中有四人:在柜枱后头工作的男人,一对男女,以及一个独行男子。“你是哪一位呢?”杰佛瑞.迪佛故事中的被跟踪者,询问跟踪她的侦探说:“你会认同他们当中的哪一个?”
灵感流动固然奥妙,但我想,当中还是有一定的逻辑。为什麼《光与暗的故事》能够一呼百应,除了因为劳伦斯.卜洛克的热情,以及爱德华.霍普的大名,其实,还是因为霍普画作中的孤独感,因为大家都是他画作裏的某一位。
“你是哪一位呢?”城市裏的孤独感,能够引起作家们的共鸣,同时,能够让作家们好好发挥,从一点生万物,写出了风格不一,主题各异的多个故事。这不是一篇推介书籍的“鳝稿”,而是当一名作者眼见大师级的创意灵感化成实物之后的自然反应,又称讚叹。
幸好,创意并不只属於某几位大师。灵感,会继续流动下去,流动到愿意观察入微的意识之中,可以是我,可以是你。
m.facebook.com/mihaandlou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