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艺加之言\《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王 加

2019-04-10 03:18: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文艺复兴早期佛兰德斯绘画巨匠扬.凡.艾克(Jan Van Eyck)所创作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The Arnolfini Portrait)因画面的精细美观、画中物品所蕴含的大量複杂象征隐喻、对焦点透视法的使用,以及通过凸面镜(Convex Mirror)反射表现室内三维空间的方式而被看作是西方艺术史早期最具原创性和丰富内涵的传世经典。画作被认为记录了意大利商人阿尔诺芬尼(Giovanni Arnolfini)和新婚妻子凯娜妮(Jeanne de Chenany)在卧房中的订婚宣誓时刻。男主角身穿的皮草彰显其财富和身份,新娘的绿色坠地长袍与她身后鲜红色婚床及座椅的色差形成鲜明对比。屋顶的金色蜡烛吊灯、床旁铺设的地毯、床头悬挂的扫床刷、墙上镜旁悬挂的念珠、窗旁散落的水果、地上散落的拖鞋和脚旁憨态可掬的小狗,擅长细密画的扬.凡.艾克将所有室内装饰及物品均细緻入微地勾勒出来。最令人拍案叫绝的当数画面正中透视焦点的凸面镜,通过镜中的映射观者不仅能看到站在房门口的另外两位人物,更可从镜子上方的一行花体拉丁文“扬.凡.艾克在场,1434”推断出镜中人很可能包括画家本人。这一细节也让画家史无前例地成为了在场的目击者。

  扬.凡.艾克《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考究的构图和极尽精緻的细节描绘使之超越了肖像画的範畴,让十七世纪荷兰黄金时代风俗画(Genre Painting)中赫里特.道(Gerrit Dou)的精细画、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窗边日光和室内透视,以及佛兰德斯地区绘画特有的图像学(Iconography)传统得以溯本清源。当作品辗转落入西班牙皇室后,时任宫廷画家,西班牙国宝级绘画大师迭戈.委拉斯凯兹(Diego Velázquez)应受其启发於一六五六年完成了同样使用镜面反射,并将自画像纳入画中的个人代表作《宫娥》(Las Meninas)。得益於委拉斯凯兹的名望,诸多后辈名家均借鉴《宫娥》创作过具有个人风格的名作,其中以戈雅(Francesco Goya)、萨金特(John Singer Sargent)、毕加索(Pablo Picasso)以及达利(Salvador Dalí)的衍生版本最为著名。

(影响西方艺术史的百幅油画名作)

  微信公众号:Jia_artscolumn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