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艺中年\中英剧团四十载\轻 羽

2019-04-15 03:18: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回归前的香港曾被称为文化沙漠,也许不无道理。当时的殖民地政府没有特定的文化政策,即使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以兴建表演场地来推动演艺节目,但目的只是为市民提供消閒娱乐,欠缺深层意义和长远发展目标。

  不过,艺术家和艺术团体的民间智慧,从来都是艺术发展的真正推动力。以香港戏剧界为例,一九七七年由市政局成立香港话剧团,作为全港第一个职业剧团之后,戏剧发展便一日千里。一九七九年成立的中英剧团,算是首个由民间力量奠基的本地全职化剧团。话虽如此,“中英”初期由几位西方人士成立,并由英国文化协会赞助,演出以英语为主。然而,成立初期的艺术总监虽是外国人,但与香港并无文化隔阂。剧团於一九八五年演出的创作剧《我係香港人》,将片段式文本和风格化的剧场表演方式融会贯通,述说香港人於过渡期的忐忑心态,为当时香港剧坛带来一阵强烈衝击。《我》的剧本於九十年代初,更由方梓勳教授及刚於今年三月去世的中国戏剧史研究专家田本相教授合编的《香港话剧选》,收录为其中一个具代表性的剧本,可见“中英”也是发展香港原创剧的先行者。

  四十年过去了,时日如飞。“中英”就如香港整体社会般,经历风浪而有起有落。在艺术生命裏,这是寻常易见的情况。单是在以往二十年,香港剧坛的生态早已大幅跃进,不论是受公帑资助的小型剧团,抑或个别自主的商业剧团,现在已如雨后春笋,百花盛放。戏剧人才方面,除了香港演艺学院的毕业生,亦有不少从海外学艺回港的艺术家,运用当代风格创作和表演,在香港舞台百家争鸣。儘管如此,“中英”作为具有稳固基础的职业剧团,多年来最大的功绩是培育了不少戏剧人才,为全港剧坛提供优质新血。“中英”上星期在香港文化中心展览了剧团四十周年的珍贵纪录藏品,不单是回顾历史,同时也在向前迈进。

  cloud.tkp@yahoo.com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