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铅字肖像\黑暗中唯一的流星\杨 骐

2019-04-15 03:18: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小时候在电视上看过《流星语》这部片子,只记得那是一个落魄证券经纪人和他四岁大的养子之间的亲情故事,并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不过在了解了些许香港电影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再度重遇这部电影,却别有一番感动。

  上映於一九九九年的《流星语》,戏中有很强烈的中产雅皮意识,很像九十年代初期UFO公司全盛时期的电影作品。只不过随着时代和客观环境的改变,电影中的雅皮,不再是《金枝玉叶》那样拥有奢华生活的知识分子,而是将焦点转向饱受金融风暴摧残的落难中产阶级,看他们如何遁世、如何挣扎着想生活中安放曾经的“自我优越感”。

  对《流星语》中证券经纪人阿荣来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将他在事业上的所有自尊和自信都捲走了,迫使他看破世情、自我放逐,於是他选择了与曾经的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住在破楼房裏,靠打散工为生,照顾四岁大的养子,过着劳碌、庸常,却和平、自在的日子。《1999香港电影回顾》一书曾指出:“导演张之亮在《流星语》中,除了构建了一个赚人眼泪的养父子感情世界之外,其实还借助阿荣这个遁世消极的角色,来揭露中产贵族的失落现实,以及他们自欺欺人的懦弱性格。”

  但如今看来,这部电影不但是中产贵族的失落现实,这种落魄也象征着香港电影的沉沦局面。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香港电影产业已经逐步步入了萎缩的阶段,而九七年的金融风暴又更进一步打击了这个本已低迷的电影市场,不但全港的电影院一家接一家倒闭,电影产量减少了近七成,票房收入也随着盗版猖獗,以及媒体的负面、跟风报道所影响,收入每况愈下……香港电影可谓由“黄金时代”跌入了“黑暗时代”。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二十位一心想要振兴香港电影的导演,提出了“创意联盟”的计劃,企望以较低的成本拍出较高质素的电影,进而刺激、挽救整个市场。但不幸的是,电影圈人人自保的局面却令这个计劃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最终,整个创意联盟,只有张之亮一位导演履行了这个诺言,拍出了《流星语》这部影片,成为了那个黑暗时代中留存下的唯一一颗流星。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