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儿子去过元朗公园百鸟亭之后,回来便经常向我提出一个问题:“爸爸,我们可否在家安装一个时间锦囊?”“你知什麼是时间锦囊吗?”我通常都会这样回答。儿子接著便找一些图画纸出来,在上面画上一个大鹅蛋图形,然后乱七八糟地画出一些东西。
小时候我早已有自己的时间锦囊。那大多是用曲奇饼铁盒,又或是中秋节吃完的月饼盒製成。那扁平的立方体形状,刚好能够放入“床下底”的空间。其实那年头很多人都是以这种方式收藏物件。我妈妈便把一些银行存摺簿,以至我们的身份证、出世纸等,全都放入月饼盒裏面,好好收藏。为此,我早知道珍贵的物品应该要放在一个小铁盒裏,好好保存。
成年之后,小铁盒变成小型保险箱,放在家裏的隐密位置。除了与财务有关的文件,其余的都是没有副本或电子版的相片。例如自己的幼稚园毕业照,以及与父母在影楼拍摄的仅有全家福照片。这些都是与个人有关的资料,与他人无关。
“是否老师要你们製作时间锦囊?”我以为儿子又问起这事,必然是与学校功课有关。“那麼老师有教你应该放什麼?”以我所知,时间锦囊都会放入某天的报纸,又或一些时事材料,好让人们在几十年之后再次打开锦囊,能够準确掌握当年曾经发生的真人真事,藉此瞭解生活地区以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和变迁。“你想放些什麼东西?”我觉得自己应该认真地引导儿子考量这件事情,不能再儿戏了事。“我想放这些模型车。”儿子在前两年开始沉迷玩耍乐高积木,初期他只会根据说明书来製造特定款式的车辆,直到近年才会拿起不同的零件,创造自己构思的独特汽车。这个过程当中,我看到他能逐步发挥想像力,令我感到欣慰。“另外,我想放入一个钢琴。”为了训练儿子的专注力,我的蜗居放置了一部直立式钢琴,我不知他如何能将之放入时间锦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