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閒性閒情/一笔之差分真假/李英豪

2019-04-19 03:18:2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外国有一狂人,权位在握,总爱张开醜陋嘴巴,胡言乱语,大放厥词,颠倒是非黑白,把假的诳说成真的,指真的全是假的,满口谎言,不断地以更多假话掩盖被揭穿的假话,认为假话说上一百遍、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的。居然有愚民及追随者不懂辨识,真假不分,毫不怀疑,盲目信以为真,堪称一丘之貉。

  在收藏古书刊本和古书画方面,可说也有大同小异的情形。有些毫无诚信、只顾牟利的奸商或卖家,也光靠一张大嘴巴吹嘘,硬将伪本说是真本,把近仿的假书画说是真迹。居然有不少不懂鉴别,或充作“内行”、或附庸风雅之辈深信不疑,唯恐“走宝”而失诸交臂。世事往往如曹雪芹《红楼梦》所言:“真作假时假亦真。”

  曾有古书商向友人推销,指手上数卷多册的“珍罕品”是“宋刻真本”,是一位收藏家仙遊后遗下来,其子孙急於求售云云,说来绘声绘影,口沫横飞,谓从来没有遇过这样“完美的真本”。凑巧在下适逢其会,助友人细细翻阅,除了发觉字体刻印不精良,版式、行款、版面与分栏等不对劲外,就是忽略了避圣讳;书中凡涉及宋代皇帝的名字时,就破绽尽露。宋人为了表示尊敬君主,皆不敢直接称其名号和刻印书上,而改以缺笔、缺字或换同音字等方式来避讳;宋版刻本图书避皇帝讳极严,深怕被降罪,故刻工大多以缺末笔的方式避之,或以“今上御名”或“太上御名”、“渊圣御名”等字样,来避当时在位或已逊位皇帝的名讳。例如宋太祖赵匡胤的“匡”字、宋真宗赵恒的“恒”字和宋徽宗赵佶的“佶”字,每字也刻少了最后一笔,真本上必分别刻成“匡”、“恒”和“佶”。明、清以后的仿本,刻工都不在意,不知要避讳;有些自作聪明者还误以为是原印本刻漏或印刷不清,於是不会缺一笔,整个字也笔画丝毫不减完整地刻出来,遂露出马脚,成为伪本证据之一。像附图宋代赵汝愚编的《国朝诸臣奏议》(揭开的一页为司马光所奏),明、清后仿伪本俱不避圣讳,即为一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