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园/绝妙“好”辞/蓬 山

2019-05-12 03:17: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说话是一门艺术,好的口才可以化险为夷,令黑与白和谐如太极。知名的例子出自《世说新语》。锺繇的两位公子声名远播,魏文帝曹丕听说后传召。大公子锺毓在大殿上满脸冒汗。曹丕问他原因,锺毓回答:“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出於对皇帝的敬畏,所以才紧张得出汗。

  锺毓很巧妙地为自己解了围,又给足了皇帝面子,不过却陷弟弟锺会於不利。因为锺会一点汗没出。若按锺毓的逻辑,没有出汗岂不是大不敬,不把皇帝放在眼裏。但锺会回答得同样巧妙:“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表面意思与大哥截然相反,但却殊途同归,又合情合理。曹丕听了很受用。两相比较,锺会的逆转手段,较之大哥更胜一筹。

  诗词裏也有类似情况。李白放达豪迈,杜甫就难免有些窘蹙困顿。说起愁来,谪仙人劈空甩出“白髮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几乎要席捲六合八荒。而少陵野老则抠抠缩缩地挤出一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每每读到这句脑海中就浮现出插草标卖鸡的范进。一长一短,都把愁写得淋漓尽致。面临中年谢顶危机的杜甫,其愁的深度与高度,丝毫不逊於依旧长髮及腰的李白呢。

  前面这一热一冷、一长一短,还都是出自不同人之口。还有高手,一人能够左右逢源。冯梦龙《智囊全集》裏有个故事。某省布政使、按察使两位大员一起饮酒,一小吏陪侍在旁。席间,按察使感慨自己开枝散叶成绩欠佳,只有一个儿子,未免太少了。小吏开解道:“子好不须多。”

  不料布政使却是个连连弄璋的人,於是反问小吏:“我多子,汝又何云?”这无疑是抛出了个难题:既然奉承了儿子少的,无形中等於贬低了儿子多的。但小吏脱口而答:“子好不愁多。”两位上司大为称赏。小吏只变换了一个字便四两拨千斤,子少也是好事,子多也是好事。真是绝妙“好”辞。

  gardenermarvin@gmail.com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