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於世界末日的想像千奇百怪。对於末世题材的呈现,灾难片如《后天》(港译《明日之后》),科幻片如《流浪地球》,说的都是因为资源的衰竭、生存环境的恶化,地球面临毁灭,人类如何自救。这一类作品,往往会塑造出一个拯救众生的英雄,人们在英雄带领下在新家园展开新生活,充满希望。
另有一类末世题材作品,比如丧尸题材,却是在呈现末世环境的同时,探讨更深层的问题。其中被讨论最多的,就是末世中的人性,故事往往更加悲情乃至绝望,却又是某种血淋淋的“真实”。倘若要将上述两种末世题材作品分个高下,个人更喜欢后者。
之所以会提及这一话题,只因最近影视平台Netflix上线了一部新美剧《黑暗夏日(Black Summer)》。这部关於在满是丧尸的末世如何生存的作品,与大热美剧《阴尸路(The Walking Dead)》题材类似,因此二者难免被拿来比较,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激烈讨论。其实这并非Netflix今年发行的首部丧尸末世题材作品。一月上线的韩剧《李尸朝鲜》在当时获得极高评价。这部剧将丧尸病毒爆发的舞台搬到了古代朝鲜,因此又被称为宫廷版《尸杀列车》,剧情起伏跌宕,令观众大呼过瘾。
除了影视作品,不少遊戏亦围绕末世丧尸题材展开,如《生化危机》系列、《The Last of Us》,甚至萌萌的《植物大战殭尸》系列,丧尸题材的生存类遊戏爆款频出,话题性和热度都居高不下。
这不禁让人好奇,为什麼丧尸题材的末世作品总是广受欢迎?
有分析指出,丧尸题材作品带给观众直接的恐惧刺激,但它更表达人类的集体生活焦虑,其中有不少更强烈批判社会种种令人不舒服的现象。死亡后又“复活”杀人而食之的丧尸,本身是人类对於“丧失自我”及“吃人”的恐惧的投射。在满是丧尸的末世,人类会有何种行径,不择手段还是心慈手软,“我”会怎麼做?“面对整个人类文明社会和制度的崩塌,你最大的敌人不是丧尸,而是你的同类。”有人曾如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