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风陵夜话/错错错/耶 生

2019-05-29 03:03:14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看展览,有时并非看展览本身,而是看的时候同步有什麼感受,看完之后对自己有什麼启发。前几天去了一个展览,名为“错!係要咁试嘅”成果展,十分有趣。吸引我的是其宣传句子:

  “你,对上一次做错决定,係几时?可能係上一秒、可能係昨日;又或者你自认一帆风顺,从无错过?无论如何,有错并不可怕,最怕只係唔敢尝试,令人生原地踏步。”

  如何跟错误相处,是一个永恒的命题,这中间有三个阶段:最初,我们都希望有一本人生说明书,像砌模型一样,只要忠实按照步骤,就可以避过一切错误,製作一具精美的模型。后来又会发现,即使有说明书,模型也不一定精美,小时候有个故事叫“东施效颦”,让我们知道,即使走同一条路,也不是人人会成功,甚至会有反效果。

  然后,我们进入第二个阶段,认识了一句古语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很多人误解这句话,屡败屡试,然后屡试屡败。作为成功之母,失败是一个反面教材,用来检讨,而检讨的结果,可以是修正错误然后再来;也可以是发现此路不通而全盘推倒。有一次在澳门一个赌场,有一个赌仔一个人在玩一枱,跟荷官对赌,连开了十多次“大”,但他坚持买“小”,荷官好意提醒,但他坚持下注,结果下一铺也是“大”。有时世界的规律并不以常理的推断,但知所进退却是我们可以控制。下一铺除了买大买小,也可以离场。

  最后来到第三个阶段,就是自以为懂得判断对错,却不知道早就走在错误的路上,接下来每个步骤做得越对,远离正确的路就越远。最悲哀的是,由於自以为做对了,一直都没有检讨,却只懂一往无前。

  所以,无论做任何事,我都会问自己,有否走错了路。纠正自己时,跟尊严对话是最困难的,但越过了那一关,却发现懂得自省、学懂改过的人,更值得尊重。而最重要的是,接下来的路,才是成功的正确方向。

  看了一个展览,内容是什麼都忘掉了,但当时脑海中想过什麼,却能整理成文。你在读这篇文章时,又想到什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