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雁南飞\艾慕杜华的初心\杨劲松

2019-06-28 03:15: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西班牙导演艾慕杜华(Pedro Almodovar)的电影作品是我偏爱的,他总在欧洲电影惯有的散漫不经意间,保持着强烈的戏剧性,这种戏剧性在人的欲望与命运间焦灼,不管惊悚还是诙谐,总是引人入胜,《回归》算是典型。而他三十八岁时拍的《欲望法则》、五十五岁时执导的《不良教育》则体现其电影最可贵之处,那就是剖析自我的真诚。

  艾慕杜华出生在西班牙的一个贫穷小村莊,在传统家庭长大,童年与教徒一起学习、在唱诗班唱歌,十二岁看了荷里活名片《朱门巧妇》后便迷上了电影,二十岁时离开故乡,到马德里发展,那时他没钱上大学,而当年佛朗哥政府也关闭了所有电影学院,他曾靠卖书餬口,后来白天在电话公司上班、晚上在家为杂志编写情色故事,由此进入影视界,成为电影导演。在《欲望法则》、《不良教育》中,他几乎将后来自己在电影界博弈的人性传奇真实呈现,戏中戏的套层结构,将作者电影的个体表达与类型电影的大众写作,做到了最完美结合。同时,他对母亲的迷恋,也反映在他不同年代的代表作中。

  在迈进古稀之年之际,他导演了入围康城影展的新片《痛苦与荣耀》,让该片主演安东尼奥班德拉斯荣获最佳男主角奖,班德拉斯饰演的就是一位七十岁的西班牙电影大导演萨尔瓦多,可谓艾慕杜华的真实人生。艾慕杜华将童年的启蒙、母亲的眷恋、情人的释怀投射到银幕,画面还是一如既往的奔放色调,但却充满了迟暮晚晴的暖意。他与昔日情人的重逢之夜,千帆阅尽后的一往深情令人动容;他与母亲的别离,母亲临终前想回到乡村,但还是在马德里的重症病房走完人生,对母亲、对故土的愧疚的一颗赤子之心,闪耀光辉。艾慕杜华将生死之痛置於阳光灿烂日子的回望,故土与初心是其一生的最终荣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