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食色/麵包的阶级/判 答

2019-07-16 03:24:2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不得不承认,随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食物在其中的作用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如今吃饭的意义早已不止在於果腹,除了营养、搭配、应季而食,还有环境、创意等锦上添花的因素,食物之所以能劃分出不同种类,也说明人们吃饭早已摆脱了温饱的单一目的。英国人类学家杰克.古迪曾指出,食物的差异更多来源於阶级,饮食分化是文化和政治上分层的明显标志。这一点,在老牌资本主义英国,从他们重要的主食麵包当中便能窥出一二。

  把时间倒推几个世纪,那时候餐桌上出现的每一样食物都代表着身份、地位和财力。同样是主食,上流社会的盘中摆着一种叫曼彻特(Manchet Bread)的麵包,一度被认为是中世纪最奢华的存在。它首次出现在食谱中是一五八八年,作者特别提到,製作曼彻特一定要用上等的小麦粉过筛两次,石磨粗麵粉或带着穀的混合物是万万不能出现的。这样一隻小小的麵包,在当时已经是口感最好的顶级产品了,以至於很多贵族家庭都以此为荣。

  虽然现在看那只不过就是平平无奇的白麵包,况且根据当时的工艺还远达不到“精磨细作”的程度,但即便如此,百姓和平民也从没有这种口福。相对於贵族的曼彻特,他们只有马斯林(Maslin Bread)。用未经细緻处理过的混合麵粉製成,裏面还可能掺杂着穀物和麸质,吃起来口感粗糙,嚼起来自然也更费劲,被有钱人嗤之以鼻。可谁又能想到,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年的马斯林摇身一变在当代“逆袭”成人人追捧的粗粮製品,而曾经的贵族曼彻特,却带着少量纤维和稍多脂肪成了健康公敌。如此看来,一个人选择吃什麼或喜欢吃什麼,也并不完全取决於个人偏好,在文化惯性和生活潮流的“渲染”下,这个答案永远不会是统一的。

  panda5171@163.com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