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书之妙道/苏轼删除了什麼/邓宝剑

2019-08-15 04:24: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黄州寒食诗》墨蹟被誉为书法史上的“天下第三行书”,诗境亦沉鬱深远,不可多得。在这卷墨蹟中,有几处修改细节颇为耐人寻味,它启发我们反思书法和诗文的关係究竟是怎样的。

  墨蹟中有“子”和“雨”两个字,旁边添加了删除符号。苏轼删除的究竟是什麼,是诗歌中的语词还是书法中的字形?答案应当是前者。删除符号告诉读者,“子”和“雨”在诗歌中已经失效了,阅读时儘管将它们略去就可以了。《苏轼诗集》裏面的《黄州寒食诗》自然也不会收录这两个字。

  然而,在这件书法作品中,“子”和“雨”的形体并没有因为删除符号的存在而消失,人们仍可以欣赏这两个字的书写趣味。对通篇的章法来讲,“子”上承“年”下启“病”,“雨”上承“已”下启“小”,如果将它们强行挖去,也就破坏了整体。看来,删除符号删除了语义,而并未删除字形以及字形带来的美感。正因如此,书法家在临摹《黄州寒食诗》墨蹟的时候,往往会将“子”、“雨”二字照样临出,而不是径直将其略去,当代启功先生的临本便是这样处理的。

  “子”和“雨”在诗歌中失效了,在书法中依然有意义,这种现象说明诗文与书写样态并非内容与形式的关係。如果书法的欣赏是以语义为指归的话,那苏轼墨蹟中“子”、“雨”两个字形为何依然能够打动我们呢?它们的语义已经被删除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