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园/也说“怼”/蓬山

2019-08-16 04:24:3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为什麼题目加个“也”字?因为说“怼”的人太多了。原来还只是网民互怼,如今“怼”字赫然登堂入室,“外交部发言人怼美国”,“人民日报怼《王者荣耀》”,都已不新鲜。二○一七年,“怼”字还曾入选年度十大网络语。

  不过,“怼”字唯一较常见的词彙是“怨怼”(音同对),《现代汉语词典》中也只有这一个读音,什麼时候跑出来这个拼音为“duǐ”的读音啊?上网一查,有此疑问的人真不少,而且分成好几派,为了“怼”字而相互怼得热火朝天。

  相当一部分人主张“㨃”,这个字比“怼”更生僻。其字义有“排”的意思,而“排”在古代与推撞相近,北方方言中常说㨃一拳。进而引申为语言反驳衝击,都合情合理。许多辞书也是据此收录了这个字。还有人认为是“搥”字的异读与化用,至於意思则与“㨃”完全一样。也有一些“碓”字的拥趸,然而过於非主流。见仁见智,引经据典,但都没有十足的说服力。

  大多数古文中,“怼”就是“怨”。北宋宋庠那句“我怼流年晚,年将我志违”,充满哀怨惆怅,并无反驳之意。李白吐槽:“帝旁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韵语阳秋》认为“乃怨怼妃子之词也”,隐含对杨贵妃的抱怨,但还不至於上升到如今那般刺刀见红的“怼”。

  但网络时代就是这麼神奇。“宅”能够由名词变成动词兼形容词,“奇葩”从褒义被黑成了贬义。那麼,“怼”从汉语拼音的第四声转为第三声,并且从生僻字库中被打捞出来,实现华丽逆袭,只能说人家命好,也没什麼好奇怪的。而且从字形看,“怼”乃用心以对,即使是反驳也是蛮走心的。

  至於读音,更不是问题了。比如“唯唯诺诺”的“唯”,原本拼音读音是第三声,新版《现代汉语词典》遵从大多数人习惯,改成了第二声。估计“怼”字不久将变成多音字。

  gardenermarvin@gmail.com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