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夜语心灯/除了智慧 他还有一颗仁厚的心/南 山

2019-08-16 04:26:4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他是一个被神化了的人物,神机妙算,俨然智慧的化身,连鲁迅也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形象“多智而近妖”。在一个渴盼忠义智勇精神的社会,人们怎样美化他,我都能理解,不过对於“妖”这个说法,我倒是不太认同,相反认为他多智又近情。

  如果我们认真读读他的文字,就不难发现,这个有远见卓识的一代名臣,其实有一颗仁厚谦恭的心。

  他生逢乱世,一个群雄割据的时代。年轻时由山东琅琊老家移居南阳,但求苟全性命於乱世,根本不敢做闻达於诸侯的美梦。然而是卧龙就有掩藏不住鳞光。一代枭雄找上门来,三顾茅庐,从此,他成为刘备的军师,也成了蜀汉政权的“当家人”。刘备白帝城讬孤,直言嗣子阿斗可辅则辅,如其不才,可径直取代;转而又叮嘱儿子,对丞相要“事之如父”。刘玄德没有看错人,诸葛先生肩负起辅佐刘禅的重任。四十六岁那年,他率兵北伐。临行前向刘禅进了一纸表文,劝告后主要“亲贤臣,远小人”,同时又表白自己的忠贞之心。其中言语真是语重心长,尽显一颗赤诚老臣心。

  言为心声。透过流露肺腑之言的文字,最能了解一个人,看清他的心地与性情。晚年,也就是病逝於五丈原的那一年,他给年仅八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短短的信,告诉他做人的操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就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诫子书》。在这篇短文中,他谆谆而语:人的才幹来自於学习,而学习则需要静心专一;人不学习无法增长才幹,没有志向则学无所成。慵懒无以振奋精神,躁动则无从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飞快地流逝,意志也会随岁月的增长而磨损,以至枝败零落。世间失败的人,大多因为不接触社会,最终宅守蜗居,悔恨莫及。

  可怜天下父母心,读着这样的文字,我总是会想,一个慈父对孩辈的寄望与告诫,大概也莫过於此了。他将一生的感悟与体会,都倾於一封百字短简中,言浅意深,远胜别人的千言万语。这就是文学。也正是有了这样一种感受,令我相信,他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有仁厚襟怀的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