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地域拖油瓶\蓬 山

2019-08-28 04:24:1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地域拖油瓶”是网络词彙,形容那些完全有悖於大家传统印象中地域特征的人。比方说,不爱吃麻辣火锅的四川人,不会泡茶的福建人,酒量不过三瓶的山东人等等。这些,是公众给某一地域基本人群贴上的常识化标籤。而居然有人不具备,因此被认为拉低了家乡的基本“印象分”,故曰“拖油瓶”。

就拿笔者来说,身高一米七出头,滴酒不沾,与身高八尺、一顿饭要“喝十八碗酒吃三斤熟牛肉”的武松式山东大汉相比,实在是自惭形秽。与陌生人见面互报家门时,往往抱着愧疚的心情自称山东人,并从对方一切尽在不言中的眼神裏,默默感受对“地域拖油瓶”的“善意三连击”。

检验是否地道老北京的方法就更简单了,只需要一碗豆汁儿。某友从国外回来,必定要去瓷器口老店喝上一碗。其实她也坦言,并不是太喜欢那泔水式的酸爽。但在北京人的生活中,豆汁儿已经上升到信仰层面,不喝就是拖油瓶啊。

“地域拖油瓶”本来是个轻鬆调侃的词彙,但最近却有些沉重。每每有亲友问及“香港最近这是怎麼了?”笔者总是劝慰放宽心,那些堵路纵火、拆毁灯柱、刀捅警察的暴徒,都是极少数。言谈之间,心中都很不是滋味。

为什麼大家会感到如此诧异?因为这与香港人留给内地同胞的印象反差太大。改革开放之初,内地对於香港人的印象是有钱,歌星影星靓,就是“煲冬瓜”不太标準。而随着后来赴港旅遊购物越来越普遍,更多人感受到了香港人素质高、讲秩序、彬彬有礼。笔者一位阿姨说,她第一次去香港,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熙熙攘攘的铜锣湾街头,儘管当时没有汽车经过,但两边几百位行人没有一个闯红灯。现在每天看到新闻上香港街头火光冲天、砖头横飞,不禁连连摇头惋惜。

其实,那些为祸家园的人,早超出“地域拖油瓶”的範畴,应该算是“毒藥罐”了。

gardenermarvin@gmail.com

逢周三、五、六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