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一般是指读书人。古代的“士”讲究忠贞报国、贫贱不移的气节。
我们香港守着九龙城的“宋王臺”,很多港人多少都知道一点那时的历史。南宋皇廷被元兵一路追击,直下广东。忠臣陆秀夫背着宋少帝昺蹈海而亡。丞相文天祥被俘拒降,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从容赴死。这些士人在国家存亡的节点上表现了一身正气,铮铮铁骨。
宋朝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世时面对金的灭国之耻。她的丈夫赵明诚是宋朝小吏,也要弃官流徙。李清照面对男儿的怯懦,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一名女中之士,留下的是不输男儿的气魄。
前不久,台北故宫博物院把收藏的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真迹《祭姪文稿》借给日本展览,引起了轰动与争论。其中的是非对错一时无法论说,只说《祭姪文稿》背后颜门三“士”的故事,也叫人动容。
颜真卿的字敦厚方正,稳固工整,这篇《祭姪文稿》行书却笔走龙蛇,挥洒随心,乍看不似是颜真卿的风格。他的兄长颜杲卿乃朝廷命官常山太守,与儿子颜季明在安禄山叛乱时以命抵抗,遭斩杀灭门。传说颜真卿的祭文是在颜季明棺木前一气呵成的,下笔时不求字迹的工整方正,内容也是随心而泻,有的语句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一吐心中的哀愤激情。不论是书法还是内容,都毫无矫饰,是颜真卿其时真性情的流露。
书法界公认有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三大行书,其行书被称为“行书第二”,成就仅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之后。兄侄为国而亡,颜真卿后来也死於叛军之手。当时安史之乱稍定,但又有节度使李希烈的反叛,颜真卿以朝上太傅之身去招安,李希烈劝降,遭颜真卿唾骂,最后被李希烈下令勒舌自杀。
三杰都出於孔子弟子颜回门下,颜家家训严谨,正气浩然,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士”高风亮节的故事。
fanxinw@hotmail.com
逢周一、三、五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