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墟 里\背着书包上学堂\叶 歌

2019-10-07 04:24: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复旦大学二○一九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学了。从宿舍到教学楼这条曾走过无数遍的路上,夹道的法国梧桐依旧枝叶繁茂,头顶迎新的彩旗风中飘扬。各社团的招新广告牌一个接一个,学生会、象棋社、演讲社甚至还有啦啦队争妍鬥艳。如今学生的业余生活比我们当年可要多姿多彩。正值国庆七十周年大庆前夕,各系各院的学生组织也打出了不少爱国口号。中文系的横幅写着“‘中’情祖国,情‘文’并茂”,而龙狮社的是“龙腾千载,狮醒百年”等。三十年前的秋天第一次跨入复旦校园。那时的大学不像现在这麼房舍林立,道路整齐,也没眼前高耸入云、东西两座高塔对峙的双子文理大楼:光华楼。隔着被学生称为“光草”的大草坪,五个半人高的彩绘纸板与光华楼遥遥相望,分别刻画了五位Q版的大学前辈:毁家兴学、创立复旦大学的马相伯,复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教育家李登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颜福庆,修辞学家、《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位中文译者陈望道,物理学家、女校长谢希德,吸引了不少新生、家长和参观者围观、照相。

  有的老同学一别母校二十多年,回来都不认识路了。少小离家、老大回乡者不免自叹鬓毛斑白。我们在二十出头风华正茂的年纪离开母校,去世界各地奋鬥打拚。中年回校,只怕比回乡者更感到近乡情怯。朱光潜说看河中倒影、老照片、电影,因为不存在利害关係,故能保持心理距离,享受审美情趣。但一旦意识到画中人、水中花都是湮没於匆匆岁月中的自己,可能就无法那麼洒脱了。

  成年后,重回母校访学。背着书包上学堂,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逢周一、三、五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