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艺加之言\《拾穗者》\王 加

2019-10-16 04:24:0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身为巴比松画派的创始人之一,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拾穗者》毫无疑问是其标志性农民生活题材的集大成之作。日落时分,在远景一群忙碌的收割者与满载而归的货车映衬下,近景处三位头裹不同颜色头巾的农妇正迎着夕阳在一片已被收割完毕的金黄色麦田间全神贯注地弯腰拾起收割者遗漏下的麦穗。和老彼得.勃鲁盖尔略带幽默地呈现乡间生活所不同,米勒笔下的农民是严肃而深刻的,且兼具普桑作品中的莊严与沉静。画作构图简约主题鲜明、人物动作樸实无华、既无複杂的隐喻也无悲惨的暗示。画家精準地记录下他在巴比松田间漫步时捕捉到的法国农民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习惯;并赋予这些虽身处社会底层、贫穷却不失尊严的平凡劳动人民充满诗意的讚颂和发自内心的同情。《拾穗者》并没有创新的技法或表达方式,其重要性在於他的动机与载体──去主观选择描绘那些被当时学院派沙龙组织者所鄙夷的、被视为并不高尚的当代社会底层人群。

  《拾穗者》於一八五七年巴黎沙龙展中一经亮相便饱受质疑。米勒也凭此作被劃为写实主义运动的旗帜之一,和库尔贝一同成为了挑战主流审美及学院规则的先行者。而当画作和包括《晚祷》在内的共九幅作品一同参展一八六七年巴黎万国博览会之后,米勒的艺术才最终获得应有的认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甚至将《拾穗者》中的三位农妇誉为“法国的三位女神”。有别於“巴比松七星”其余画家对风景题材的专注与青睐,米勒在画中对普通劳工阶层的关注影响了十九世纪下半叶诸多艺术家创作视角由历史神话向表现都市及农村生活题材转变的趋势。他为杜米埃和德加笔下的洗衣女、卡利波特《刨地板工人》等作品的诞生提供了可能;他是梵高最欣赏的艺术家之一。后者通过直接临摹或从其作品中汲取灵感而完成了包括《两个在雪中挖地的农妇》在内的二十余幅主题为田间劳作的作品。连萨尔瓦多达利都对他的独特视角加以超现实主义的延伸。

  (影响西方艺术史的百幅油画名作)

  微信公众号:Jia_artscolumn

  逢周三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