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童眼观世\家傭妈妈\梁 戴

2019-10-17 04:24:2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儿子十二年前出生,笔者像一般香港家庭般聘请了外籍家傭,照顾儿子起居饮食。去年起,妻子毅然辞掉薪高粮準的教师工作,专心在家照顾,希望亡羊补牢训练儿子的自理能力、独立性格。

  儿子学业成绩虽然理想,但却有很多“港孩”的陋习,在工人姐姐无微不至、千依百顺的照料下,已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最令笔者担忧的是,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不懂得体谅、感恩,一遇不顺心的事情便发脾气,没有耐性去听别人解释。公道说,自小僱请的外傭姐姐很尽心尽力,不能将养成“港孩”陋习的责任推在她身上。

  最大的责任在於父母,由於工作繁忙,原本只做家务的外傭姐姐,很多时间竟然要扮演母亲角色,兼顾教育的责任。问题就来了,试问受薪的外傭,遇到小孩顽皮闹事,怎敢直斥“小主”其非,反而帮忙遮掩。

  经常见到一些原本应该由家长出席的活动,都由家傭一手包办,例如同学生日会、家庭聚会、校外比赛……笔者做过一个有趣的实测:如果陪同比赛的是家长,小朋友胜出的机会高很多,原因也许在於父母的重视,是进步的动力。

  随着近年香港经济蓬勃发展,已到了充分就业的水平。二○一七年,香港整体十五岁或以上女性的劳动人口参与率为百分之五十点九,而男性则为百分之六十八点三,政府一直想方设法令女性婚后重新投入劳动力市场,补充新劳动力。

  笔者认为此举可以商榷,不可为了短暂的经济利益而牺牲了长期的社会利益,长期的社会利益其实也包括香港整体竞争力。近年颇多企业管理层的朋友向笔者诉苦,形容新世代的员工缺乏自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例如迟到的理由竟是家人忘了叫醒,不想与对方合作,竟是兴趣不同……

  常言道,父母是子女的楷模,一个称职的外傭姐姐始终代替不了父母。双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但子女很多时需要的不是物质生活,而是在困惑时有亲人随时倾诉,做错事时,有人教导是非观念。

逢周二、四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