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屏幕赏艺”时代的艺术经验\胡一峰

2019-10-18 04:24:3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几年前,出差赣南,当地一位书法家对我说,如今练书法条件好多了,有时间了就“打飞的”到北京欣赏名家真迹。北京博物馆多,藏的宝贝也多。前不久,故宫博物院推出了“数字文物库”,在电脑屏幕上就能欣赏数千件“法书”“碑帖”。移动鼠标,局部还能放大,笔势所趋,或许也可揣摩得更加清晰。我想,赣南的书法家可以省去一些“打飞的”的钞票和时间了。

  今后一切艺术都将在屏幕上被欣赏。“屏幕赏艺”的时代终於来临,其影响绝不止於为习字者提供方便。与艺术创作相比较,欣赏看似被动,实则不然。欣赏的方式和习惯,常常起重要反作用於创作,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经验。

  比如《清明上河图》,近年来已被符号化,凡有展出,“朝圣者”如云,莫不讚叹其人物繁多、景物逼真。美术史家巫鸿却指出,《清明上河图》最杰出之处乃“手卷”所创造的“移动的绘画”带来的独特视觉经验。而当它被一览无遗地平铺在展台上供人膜拜,人们无法用手缓缓打开做历时性观察,这幅画内在的视觉经验也就打了折扣。

  又如敦煌佛窟壁画,杨公骥先生曾提出,有些乃用化学颜料以三叠押色法绘就,在风化作用下,人物相貌会在短时期内变化,产生独特的视觉体验,故称“变相”或“变”,变文则是对这种故事性图像的解说,是依附观看方式的。若真如此,今天我们欣赏佛教壁画或品读变文,都已离创作者意图有些远了。

  现代社会,文明普及,艺术欣赏主要在公共空间完成,“书斋赏艺”时期的艺术品内在的创作意图自然无法完全表达。而当书画欣赏从文人书斋转移至公共展厅,创作者自然要考虑壁挂之需,随行就市。同样,“屏幕赏艺”时代也将创造属於自己的艺术经验。这种新的经验又将诱导着创作者发明出新的技巧。对此,不妨拭目以待。

逢周三、五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