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明日黄花说笔友\胡一峰

2019-11-06 04:24: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以前,七老八十才有“讲古”的资格。现在二三十年前的事儿,就让人感觉挺久远了。比如,笔友。在不远的过去,有人因在报上读了一则报道或一篇文章,心有所感,提起笔来写封信,找到对方的地址邮编寄去。碰巧对方也回了信。於是,山河遥隔的两个人开始通起信来,你来我往,甚至成了一生未曾谋面的好友。还有些报章供人免费刊登自己的通信地址,结识笔友。真有些“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意思。现在,写信成了装腔调。即便还能痛快地报出自己的通信地址,八成也是为了收快递,不然,咋总记不住邮编呢?

  在更近的过去,电脑刚进入生活,又时兴过一阵互留email。当年,拥有一个email是高端的象征,就像八十年代的BP机或大哥大,抑或高加林那柄牙刷。记得上大学时,虽然我们几乎没人拥有自己的电脑,每人却都有一门必修的计算机课。一位比我们大不了几岁的年轻老师主讲,他的口头禅是:我起床第一件事是查email,然后才洗脸刷牙。

  借助於电子化的“信”,笔友曾经回光返照式“中兴”了一次,然而终於衰落了。笔友的美妙在於对回信的等待,email手脚过於利索,往复过快,抽空了情感从酝酿到抒发的空间。好比吃棉花糖,一口一口若有还无地撕咬,方有趣味,若拿来捏捏攥攥,团作一坨塞进嘴裏,甜是够甜了,棉花糖的妙处可也全丢了。

  email有点像“始祖鸟”(这种生物据说是假的,待考),代表了从书信向网络社交媒体过渡的中间形态。当社交媒体全面佔领生活,email成了工作手段,在私人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小。

  写这篇小文时,我专门上网搜了一下,惊奇地发现有人开发了笔友app,让网民们得以仿真式地以“书信”缔结友谊。不出所料的是,这类app不怎麼火爆,像那些偏远地区的老式杂货舖,以一种多余的倔强或倔强的多余,沉沐在落日余晖之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