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閒性閒情\点破了世态炎凉\李英豪

2019-11-15 04:24:2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明代才子徐渭(徐文长),自称“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笔者不以为然,虽然他中年始学画,到晚年才臻於化境,但卑见却推诩他的水墨大写意花果画,不拘绳墨,随意所之,大胆创造,开拓先河,影响深远。例如附图,是他著名代表作《泼墨葡萄图》,所运用的泼墨手法,妙绝颠毫;随墨赋形,稍加点染,以草书笔法简劲勾画少许藤枝,使人感到“风引藤香瓦兽飘”,天趣灿发,“不求形似求生韵”,如散僧入圣。

  中国水墨画採取泼墨之法,始於唐代王洽的泼墨山水,藉墨渖流动,显现精微用墨之道,看似漫不经意,但能脱去笔墨畦町。像《山水纯全集》所言:“取高下自然之势,而为之浩,介乎两者之间,则人与天成两得矣。”画家凭个性与内心流露,直抒胸怀,毫无雕琢气;多处不着一笔,却以无胜有,只见浓淡浑和,倏若造化。徐渭的泼墨葡萄,就是採取这种手法,与南宋人物画家梁楷的《泼墨仙人》有异曲仝工之妙,并非用以线条为之主的传统画法。徐渭翰墨纵横洒放,辄以笔墨抒发胸中哀痛和悲愤;他大半生在饥贫病弱中渡过,潦倒苦闷,鬱鬱不得志。像附图自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閒抛閒掷野藤中。”他宁愿霜蛇去后“飞作霰”,如野葡萄“随意绿”,“犹胜恶棘坏兰梢”。其笔墨能扼神握魄,点破了世间多少炎凉事态。不过,他也懂得苦中作乐,虽然贫困,但常取梅、兰、桂、菊、莲、茉莉和蔷薇等野生花卉的瓣,杂入粗茶中,装进锡瓶,隔水烹煮,水沸即行取出,待瓶内茶与花乾水后泡茶;兴之所至,泼墨挥毫,自尔成局。

  记得从前参观一间博物馆的古画展览,其中有一幅徐渭也是画《墨葡萄》的真蹟,构图与墨法不同,下款署“天池”。一名附庸风雅者,大言不惭,说:“只是糊裏糊涂一滩滩墨块,怎算是画?简直是丢人现眼的贋品!”后来馆长指出“天池”是徐文长的别号时,那人立即改口盛讚:“果然是名家大师,才能这样与别不同有新意。”唉,丢人现眼的应该是他自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