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谈文论艺/谣言与传谣者/嘉 妍

2019-11-18 04:24: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论语》中的《雍也篇》中,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自古以来,颇多文人一直追寻此理,或追寻智慧,聪敏旷达;或追寻仁义,稳重诚毅。可当文人被谣言所蒙蔽,成了谣言的传递者、製造者,鼓吹暴力行为的传声筒,那他又是什麼呢?

  香港一位资深作家,同时也是位资深出版人,青年时期生活在内地,四十年前来到香港,一直以写作为业。数十年来,他一直以“理智文人”的形象自居,但随着“修例风波”的延烧,此作家逐渐展露出真实的面目。

  这位作家在最近的一篇文章内公然写到,“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先把现有的法律放在一边,什麼时候政府守法了,我们也才守法,否则,我们现在什麼都不能做,只能听任政府对我们施暴。所以,当下由我们约束自己行为的,就只剩下良知了。”这段话,便能看清这位作家的真面目。试问,如果将现有法律放在一边,纵容针对警察、政府甚至平民的暴行,那何谈良知?作家自己写到“当下我们约束自己行为的,就只剩下良知了”,若暴徒早已没有良知,驱使其行动的仅仅是一腔名为“热血”的愤怒,社会会变成何种情况,明眼人皆可见。那麼,这位作家的目标,岂不是希望香港沦为暴力之巢,混乱之都?

  紧接着,这位作家说“法治废弛,市民有权违法达义”。他认为,他们的“正义”是凌驾在法律之上的,且不说暴徒的所谓“正义”本就是暴行的藉口。在法治社会,法律方才是判断对错、彰显正义的标準。以一己好恶决定是否遵循法律,这样的思维,与五十年前“文革”时的造反派有何区别,本质上又与那些恐怖主义的支持者有何分别?这位作家口口声声说“反思文革,走出文革”,他现在以笔号召年轻人无谓的献出生命,与“文革”时候思想何异?他真的走出了“文革”吗?

  这位作家由於其文字有其受众,所说的话,所写的文字,都应当有所斟酌,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作家带头污衊政府、警察,号召年轻人违抗法律,那麼,他已偏离为文者本质。即便其抛弃作家身份,作为普通的老人,也应当教化年轻一代,而不是催促他们去以卵击石,无谓献出生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