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瓜 园/蓝出於青/蓬 山

2019-12-13 04:28:3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古代圣贤提倡虚心求教,譬如“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都是这个意思。

  北魏学者李谧,自小就是神童,十三岁时即已精通《孝经》、《论语》、《毛诗》、《尚书》等儒家经典。他起初拜学官博士孔璠为师,几年之后,孔璠反而常常向他请教。李谧的博学与孔璠的胸襟,都备受当时士人讚赏。同门学子编了一首歌谣:“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称颂这段师徒佳话。

  纪晓岚是乾隆时期的文坛大佬。某年,他扈从乾隆皇帝到热河行宫,途中经过古北口时,偶然在路边一间旅店墙壁上看到一首诗,已经剥落过半,其中留存一句“一水涨喧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纪晓岚忍不住击节讚叹。

  过了六七年,京师顺天府乡试,纪晓岚担任主考。考生朱孝纯前往拜谒,并进献自己的诗作。纪晓岚惊喜得发现,当年旅店墙壁上的那句诗原来正是朱孝纯的诗作,不禁感叹冥冥中自有注定。而后,纪晓岚外派担任福建学政,途中在江舟中赋诗:“山色空濛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纪晓岚后来专门告诉朱孝纯,自己的这句诗正是脱胎於“万山”之句,并说:“人言青出於蓝,今日乃蓝出於青。”纪晓岚并将此事记载於《阅微草堂笔记》中,亦极受清代诗坛颂扬。

  “蓝出於青”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境界。之所以引发感触,是近些年来学界醜闻频发。导师强迫研究生在论文上共同署名,以为自己的科研成绩贴金;更为恶劣的是,赤裸裸剽窃甚至霸佔学生的研究成果,并视学生为家奴,无偿压榨、剥削学生的劳动。重压之下走上绝路的研究生,并非个案。这倒也算是另一种“蓝出於青”,不过同时以“青毁於蓝”为代价。

  “青出於蓝”本是对为人师者的最好回报。反观此种毫无育人担当的行径,实在愧对“师”名。

  gardenermarvin@gmail.com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