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本质是精神文明和美感认知,不过经历时代和社会发展,艺术在现今世代逐渐发挥更多功能,教育与实用性俱备。就以戏剧为例,不少现代剧场作品不单只是表述故事和展示表演技巧,同时亦会藉着戏剧内容传播讯息,更甚是以戏剧作为教学工具。凡此种种,都是现代戏剧多元功能的特色。
香港不少艺术团体,多年前已经进行艺术教育推广工作。当年的前市政局艺团,即香港话剧团、香港舞蹈团和香港中乐团,除了常规的剧场表演,并会委派另一巡迴队伍,专门前赴全港不同学校或社区中心演出,藉此向年轻一代推广表演艺术。其他艺团,例如香港芭蕾舞团,更会到校表演及教授基本技巧,让学生可以接触芭蕾舞知识。
除此之外,不同政府部门或公共机构,亦会拨出资源赞助艺术活动,大多都是到访学校,向学生们传递特定讯息。以我所知,多年前已有关於推动环保的戏剧到校演出,另亦有推广肃贪倡廉的表演项目。近年更有一些生命教育的剧目,引发年轻一代思考死亡与活着的关係。
最近我有机会到访一间中学,观赏了一场由积金局赞助的生涯规劃戏剧。全剧只有三个演员,以电视遊戏节目作为场景,主持人带领着两位年轻人参加比赛,看谁可以首先达成自己的梦想。一位年轻人希望成为歌手,另一位则致力创立自己的科研公司。二人虽然同样积极努力,但其实还需要一些自我规劃的流程和理念,包括:储蓄、消费、保障、投资和退休计劃,这样才可令到人生有序前行。
虽然整个演出的戏剧性不高,艺术意念有限,但演员胜在年轻有活力,能与中学生观众打成一片。演出前半部分轻鬆有趣,生动活泼;演出末段,演员以角色身份解说理财知识,将赞助机构的主题直接传达予观众,可是观众仍能欣然接受,算是达到戏剧的教育传播功能。
逢周一、二、三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