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童眼观世\创新之路\梁 戴

2020-01-02 04:24: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还在不久前,内地遊客到日本购物的清单中,电饭锅、智能马桶、各种小家电少不了。但最近,国产品牌小米却反攻日本,宣布将电饭锅、手环、行动电源、旅行箱在内的多款电器产品以及五镜头高端配置手机在当地发售。在小米进军日本之前,中国手机龙头──华为、OPPO已在当地热卖了。

  东芝、日立、三洋、松下等众多日本电器品牌,曾陪伴笔者这一代人成长,它们曾是质量的保证。直至十多年前,三星、现代等价廉物美的韩国品牌冒起,近几年国产的海尔、美的有取代之势。至於未来,则可能是小米等智能电器品牌的天下!

  上月家裏电视机坏了,与儿子到电器店选购,挑电器牌子时,出现了代沟。许多笔者熟悉的日本品牌,儿子根本闻所未闻,在电器舖也全无影踪,相信已遭淘汰了。

  不进则退,做人如此,电器也如此。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电器毫不掩饰抄袭欧美。以汽车为例,战后日本汽车生产线上的首批产品都是欧美的“仿製版”,如丰田的吉普BJ模仿的是克莱斯勒牧马人、丰田Celica模仿的是福特Mustang系列。

  有调查称,在战后一百余项革新技术中,日本开发的仅有新幹线等五项,但日本在模仿吸收外国技术,再推陈出新的能力是独一无二的。后来的故事是,日本这个“山寨大国”打败了美国,成为汽车、电器创新大国。

  其后韩国走上了日本的道路,在抄袭上再创新,打败了日本。接力的是中国内地的生产商,近年加大创新力度,开始凭着价格、技术的优势,反超从前的模仿对象了。

  小米的电饭锅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二○一六年初,小米宣布拉拢了压力IH电饭锅的发明人、前三洋电饭锅事业开发部长内藤毅入夥,引用内藤的话宣称:“我想做最好的电饭煲,再卖到日本去”。正如一些画家都是在临摹古画的基础上求创新,许多科技应用技术也是在模仿上再谋创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