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知心与共情\胡一峰

2020-01-31 04:24: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知心,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事。“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隔肚皮”、“日久见人心”,这些流传多年的俗语,谆谆告诫,无非是说知心之难。一桩心事,不待明言甚至不必诉诸言语,向被视为人生快事。佛祖拈花,弟子微笑,眼神确认的默契,纵在灵山仙界,亦为上乘。

  心事的互相揣测,造就了多少文艺佳话。《蒙娜丽莎》的微笑所以迷人,大半因脸上似写着心事,或观者感到她有不得倾诉之心事。“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透露的也是一丝心事消息。高手如王小波,在给李银河的情书裏,更把心事写得十分动人:“我和你就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地尝它,看看裏面有多少甜。”而在风行一时的《三体》中,外星文明进化太快,心口完全如一,竟丧失了运用权谋的能力,反成了鬥争中处了下风。心事真如一张大幕,把人我隔开,为文明留下了滋长的空间。

  现在情况有了变化。有个它,无时不刻不在体贴地揣测着你的心事。这就是人工智能。打开手机,不小心碰到了什麼地方,它马上就问:您说了什麼,我没听清,请再说一遍。看你没答应。又讨好地问:您是要打开地图吗?等你真的发出一道命令时,它立刻屁颠屁颠地去执行。但是,这种被照顾的感觉并不美妙,反有被“看透”甚至“打扰”“捉弄”的烦恼。这大概因为人工智能的“知心”只是一种算法,并没有释放善意,至少目前的技术水平是这样。

  善意的释放,也就是罗杰斯所说的“共情”。其实,孟老夫子也有类似说法:看见孩子掉进井裏,出於本性会生出同情。所谓“怵惕恻隐”是也。而现代科学又表明,“共情”非人类专属。实验室裏的小老鼠,发现吃机关上的食物会让同伴遭电击,竟会放弃取食。

  但人类“共情”能力肯定是最强的,善意的释放和接受,也是人性中最宝贵的,尤其在今天。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