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文艺中年\道德之心\轻 羽

2020-02-25 04:24: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我有时在想,现在到底还有多少人读过中国古代哲学,例如四书五经?也许年轻一代会觉得这些古文很过时,又或过於迂腐,可是大部分道理其实都同样适用於现代世纪。

  《孟子.公孙丑上》的名句是“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孟子的意思大概是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就如倘若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将要掉进井裏,都必然会产生同情和着急的心态,继而伸出援手加以救助。这并非有什麼其他特别原因,就只因为人皆有一份同情心於心底之内。如果没有这份同情心,根本就枉称为人。除了恻隐之心,孟子更认定人有羞耻、谦让和是非之心。连同恻隐之心,这四种心态被引申为仁义礼智的道德操守。

  孟子表述的“人见孺子入井”例子,最重要的理据是展示了人会有一种救人的天性本能。若然不去救助这有危难的小孩,人皆会产生内疚。而且,这种救人的行为,背后并没有任何特别目的。换言之,救人的行为本身就是目的,而非达到其他目的的一种手段。从孟子的角度,这就是发自内心的“觉”,是不能透过五官的经验去验证它属真属假。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不忍人之心”就是人性的发端,这是与生俱来的,由此而成为孟子倡导“性善论”的理论基础。

  从近期的抗疫状态而言,这令我想起另一种情况:倘若跌入井中的孺子并非孟子的同族人,那又会如何?假如那孺子是中东人、非洲人、南亚人,孟子是否就会置之不理?水井旁边在看热闹的其他村民,会否呐喊助威:“这个孩子不是我们同村之人,不要理他死活,就让他掉进井裏算了!”世人若是如此,人性是否仍然向善?

逢周一、二、三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