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一日千里,最近,情感陪伴型女性虚拟恋人问世了。据说,首批订单名额供不应求。有的订户以初恋女友为原型,竟找回了“爱情开始的样子”。
这款还在测试阶段的虚拟恋人,“生命”被设定为一百六十八个小时,也就是七天。我不懂虚拟人的製作原理。但七天这个时限给人以想像。现代社会是七进制的,除了工作狂,七天基本完成了一个可循环複製的生活单元。美醜善恶,大概都显露了。
耐人寻味的是,为什麼虚拟恋人只有女性而没有男性呢?或许因为“情感陪伴”天然地被贴上了女性的标籤。如果真是这样,那估计会受到不少人的讨伐与抗议。
不过,人工智能本质是算法。算法,说到底又是已知或可预测的体验和经验。而从人类漫长的历史岁月看,绝大多数“陪伴”确实是女性完成的。也或许,设计者认为现代女性内心强大,能够自行化解情感孤单。就像那些内功高明的侠客,偷偷把酒从手指尖逼到体外,谈笑风生,千杯不醉。古龙小说裏有位“风四娘”,便是消化孤寂的高手。
虚拟恋人既是人工定製,一来到身边,就具备了“男友”的所有爱情想像,治愈力自然是超强的。又因为“她”是定製的,对“男友”而言,人格完全透明,好比一轮没有阴影的月亮,皎洁洒地。不过,爱情是百依百顺,抑或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透明吗?答案恐非断然。
世上没有抽象的情感,正如没有抽象的人性。AI陪伴机器人的探索方向,除了恋人,还有小孩、老人情感照料。有个朋友说,孩子生下来时,只是一块肉,养着养着有了感情。我很认同。
人的情感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人与人相处,就像小王子和狐狸,互相驯化而已。任何预先驯服的东西,无论它多麼像人,多麼知己,也只是工具。而工具,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
那麼,和虚拟人谈一场恋爱,七天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