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雄市上高速公路往城外开。十二月中旬,下午一点的气温仍然在二十五摄氏度,万里无云,宛如夏日。下了高速走乡间公路,两旁都是田地。朋友告诉我,这裏主要种水果、鲜花等经济作物,春天花海烂漫,十分壮观。眼下还不时见到“番茄採摘”、“草莓採摘”的牌子。我们开车停下,在路边摊上买了一种名为“橙香蜜”的小番茄,果实橙黄饱满,吃起来脆皮爽口。二十多年前在美国,我和这位朋友暑假驾车出遊,经过北卡州,也曾停下在路边果园裏採草莓。
这次我们去参观的是高雄市附近的美浓客家民俗村。美浓三面环山,“农”耕为本,“水”源重要,故名“浓”。“美”字则是日本人根据周遭弥浓山“弥”字的日文发音改的。朋友母亲是屏东市客家人,她从小吃外祖母烹製的客家饭菜长大,儘管日后留学,又遊历全球,对童年的味道还是念念不忘。一到美浓,朋友就带我走进一个客家小饭店。木桌木椅,装修质樸,墙上细心地贴了各色图片,描述客家“招牌菜”。
我们点的炒野莲是清炒野菜,有点鹹。野莲是一种在乾淨的水域才能生长的水生植物,样子像细茼蒿。客家小炒用豆乾、芹菜、鱿鱼乾炒製,有点油。朋友最爱的炒粄条与粤菜炒河粉近似。用“在来米”(台湾岛产籼米)磨粉,与地瓜粉或太白粉加水混合,蒸熟后切条晒乾,做成的粄条形似阔麵,吃时加葱、肉片、豆芽炒。客家人历史上深居内陆,以猪肉为材料的菜较多,到台湾后临海而居,才有鱿鱼乾入菜,海鲜在“外省”客家人的日常膳食中仍不多见。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