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人与岁月/祭祀/凡 心

2020-04-08 04:24:0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清明那天,独自在家参加了两场祭祀。第一场在上午十点,那是国家纪念抗疫烈士英雄的公祭;另一场在十点三十分,那是我们兄妹为已逝的父母和亲人举行的祭奠。

  清明节的扫墓祭拜,是中国的文化传统。这天后人追思先人,感念先祖荫庇,把对先人与家族的感情又梳理一遍,添加一层。往年香港人不论多忙,都一定要在这个日子去拜谒先祖。当天的新闻,也一定少不了报告各坟场的交通、祭祀烧腊和元宝蜡烛价格变化、祭拜者的心声。也有不少港人祖先在内地,那些日子香港口岸的交通便分外拥挤。回乡者中有许多年已八九十,却也要拖着残病之躯走那一趟。“慎终追远”早已刻骨铭心,成了中国人血肉中不能割捨的一部分。

  这些年扫墓的形式多样化。利用当代科技,有公司办理连线视频祭祀,人可留在香港或其他地方家中,面对异地的先人坟墓祭拜。这样心意到了,又可免去舟车劳顿,也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今年的疫情来得突然,许多人未及登记网上扫墓。我的家族一年裏会在农曆新年、清明、重阳到父母坟墓三四次,今年本以为可循惯例,不料疫情把大家都堵在家中了,便有点措手不及。幸而大家都同意变通,海内外兄妹约好在同一时刻向父母的相片三鞠躬。事后各人都把那一刻的相片传到了家族群中,完成了一项祭祀的仪式。

  也许有人不拘礼节,我们家却重视扫墓的仪式感。仪式体现的是重视和严肃的态度,也见出祭拜的诚意。往年家中主事的三妹会预订一批黄白菊花和满天星,按小家庭数目分成若干紮。到了墓前由大哥主礼,各小家庭分别献花,并献上宽慰父母的几句话。家族的第三、四代也长大了,这几年便负起抹擦墓碑、清理垃圾的事项……

  这样已坚持了十年,今后还要用心坚持下去,因为我们是炎黄子孙,行的是中华儿女的孝礼。

  fanxinw@hotmail.com

点击排行